误区一:吸烟是一种习惯,戒烟主要需要个人毅力 不仅普通民众,甚至一部分的医务人员,都把吸烟行为当成一种习惯。事实上,只有清晰地认识到而烟草依赖是一种疾病,是一种与糖尿病、冠心病并列的疾病,才会想到如何去治疗这种疾病,才会去寻求戒烟门诊,戒烟药物的帮助戒烟,而在戒烟过程中,个人毅力仅仅是一个方面,并不是起到主要的作用。 误区二:吸烟是一种时髦的行为,是社交的需要 在一部分年轻人群中认为吸烟是一种时髦的行为,是拉近距离,是社交的需要。 随着全社会对于吸烟危害健康的认识的提高,吸烟行为与时髦无关,而是一种粗俗的行为。 误区三:吸烟有提神等功效 从事文字工作,或者艺术创作的吸烟成瘾者,习惯于一边吸烟一边工作。他们认为吸烟有助于思考问题,或者激发灵感。 吸烟以后尼古丁进入大脑与大脑中的尼古丁受体结合,产生多巴胺,有一定的兴奋作用,但是这个作用是短暂的,需要不断吸烟,摄入尼古丁来维持。 事实上戒烟戒烟,长期吸烟可以导致的脑血管病变,引起脑功能的减退,甚至是阿尔茨海默病的原因,对于思考问题,文艺创作都起到了负面影响。 误区四:吸烟有助于控制体重 吸烟会影响味觉、食欲,吸烟以后体重会下降。但是通过吸烟来控制体重是极其不妥当的,因为这是通过一种病态的行为来控制体重。 我们知道肺结核患者会出现体重减轻,但是我们不可能为了减肥而去故意染上肺结核。通过吸烟来控制体重是要付出健康的代价。 误区五:吸烟者戒烟会诱发各种疾病 吸烟作为一种药物依赖性疾病,在没有药物帮助下单纯停止吸烟,就会出现一系列戒断症状,如失眠、烦躁等。但这些表现并不意味着生病,是可以通过加用戒烟药物要改善症状。 误区六:吸烟者中也有长寿者所以不必戒烟 在吸烟者中也会出现个别长寿者,但是这并不能代表全体吸烟者都会长寿。各种研究都认为对于整体吸烟成瘾者来说,吸烟者的平均寿命是较不吸烟者明显缩短,同时吸烟者患各种肿瘤,心血管疾病的概率都要远远高于不吸烟者。 对于吸烟与长寿这个问题来说,个别的吸烟者出现长寿与他体内细胞损伤修复能力较强等有关系,在人群中属于个别现象,不能够代表整体,所以这个观点是错误的。 误区七:价格贵的卷烟危害少 烟草的价格高低取决于卷烟厂内部的定价机制和销售策略,并不是说价格贵的烟草就一定会减少危害。不管是什么类型,什么价格的卷烟,其烟丝中都含有重金属等有害物质,不存在危害少的卷烟。 误区八:可以通过所谓的“降焦减毒”来减少吸烟的危害 实际上,吸烟者吸卷烟时用手指和嘴唇往往会不同程度地盖住滤嘴上的透气孔,使其稀释烟草烟雾的效果大大降低。 其次,虽然把焦油量降下去了,但是吸烟成瘾者为了补偿尼古丁的摄入,会吸入更多的卷烟,而且烟草里面除了焦油以外还有其他各种各样的有害物质,低焦油并不能够减少其他的一些有毒有害物质。 添加过滤嘴,也是卷烟生产商提出的减毒方式,有研究表明卷烟加上过滤嘴并不能够降低吸烟者整体的发病风险,同时滤嘴的一些材料会被吸烟者吸入,例如玻璃炭、石棉等。 误区九:选择特殊的吸烟方式或烟草制品来减少危害 水烟是近些年在一些娱乐场所流行的吸烟方式,有人认为通过经过水过滤的方式,可以减少烟草烟雾的危害。 国际上已经有很多研究认为水烟同样有害健康。还有人选择雪茄烟、丁香烟、烟斗等,但是这些方式同样有害健康。 本文由上海市奉贤区中心医院主任医师刘宏炜进行科学性把关。 “达医晓护”供稿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