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选自微信公众号宝葫芦娃,已授权转载) 导读 在大多数人眼里,没病似乎就是健康。其实这是一个消极的健康观,没病并不等于健康。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人类由于灾荒、瘟疫、贫困、生活条件恶劣等引起的各种疾病已大为减少,但现代社会的竞争和快节奏造成的紧张社会环境,给人类带来前所未有的心理压力,随之有关的疾病,如高血压、消化道溃疡、癌症、冠心病以及对人的猜疑、妒嫉、敌视、悲伤、神经障碍等发病率剧增。为此健康,传统的仅限于生物学上的健康概念已与现代社会不相适应。 1948年世界卫生组织一成立健康,就提出“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或不体弱,还包括躯体(或称生理)的健康、心理(或称精神)健康和社会适应的完满状态。”这被称为三维健康观,具体来说它包括三个层次: 第一,躯体健康,又称生理健康。指躯体结构完好、功能正常,躯体与环境之间保持相对平衡。 第二,心理健康,又称精神健康。指人的心理处于完好状态,包括正确认识自我、正确认识环境、及时适应环境。 第三,社会适应能力良好。指个人的能力在社会系统内得到充分的发挥,个体能够有效地扮演与其身份相适应的角色,个人的行为与社会规范一致,和谐融合。 这种三维健康观,解答了健康的核心理念是平衡、是适量、也是人们现在常说的“和谐”。人只有在三个方面,使人体身心之间、人体与自然环境之间、人体与社会环境之间都要达到一种和谐的相互适应,动态平衡状态,才算是健康;任何一个方面出现不适应就会失去平衡。或者说已经不健康,或者至少不最健康。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