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信之假,我们要注意,大量的信之假都发生在口识上面。人在说话的时候,脾土生意,意通过舌头进行表达,通过声音进行传递,通过口腔、牙齿产生的振荡和磨合作用表达出来,这其中就含着意的真和假。 所以,我们不能一听人家说话,就认为一切都是良好的、正常的,而不能辨识其中的真与假。 我们是否能够在对方刚刚开口说话之时,立刻就从对方的声与音中进行能量鉴别,知道人家是真意还是假意,分辨清楚话里面是真里包假或是假里包真,这种辨别能力就透露出我们意识和智识的有为而治能力,以及先天与后天互动的畅通程度与敏感性。 有的人心静意定,常常能够一听就知道对方是真意还是假意, 是虚情假意还是真心实意,以及是真里面包假还是假里面包真。 这些情况实际上都是可以分辨清楚的。声音由意识所指挥,它能够将一些假的东西包藏得很深。 但是同样,凡是假的总会有表现,它会通过其他因素,诸如肌肉、眉毛、眼睛等表现出来,特别是眼睛常常掩藏不住意识的假。 因为眼睛是心灵的窗户,透过这扇窗户,我们可以看到心,也可以关注到语言的真和伪、实和假。历史上有些著名的人物非常善于观人,常常听人三句话说下来,就能判定对方是真意还是假意,包括人的德性修为也能判断出来,因为人的声音是全息的,观人真假认声音,声音的确能够作为判断依据。 辨识真假也是信德培养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对于人们说话当中的假伪、掺假、虚假、假相、假话、造假、假仁、假义等各种假象,首先我们都需要通过眼耳鼻舌身意六根这些外显的接收器去辨识清楚,这是意识层面的辨识能力,处于有为而治基础阶段。 只有把握了常道意识辨识的能力,才能进入超常道智识有为而治辨识阶段,两者都具备以后,心阳识与性识的非恒(常)道无为而治才会自然地透发出现。 常道意识辨别层面是一个基础,在这个阶段就需要通过三维的“物相”(欲相)去进行分析。只有意识、智识都具备“有为而治”的正善治过程与“出有入无”的能力,心阳识与性识的“无为而治”才会自然地透发和表现出来。 不仅我们自己做到真心实意,而且也能够发现别人是真心实意还是虚情假意。 不过,假如你真的进入这个阶段,有时候听到一些虚假的语言通过口识表现出来,就会感觉到心非常的累。 当我们面对面听到有人用虚言来粉饰自己的时候,那种感觉的确是比吃了三只苍蝇还要难受。 这就使人联想到,在普遍的教育过程当中,孩子们本来就具备的这些先天生理功能为什么会那么快消失? 其实完全就是周围环境和人为因素的污染带来的。 成人不仅没有教给孩子们耳识、眼识、身识方面正向的内容,相反还全是用假的伪的妄的这些污浊的东西,使孩子们难以下咽而最后不得不咽下去,孩子们的先天生理功能很快也就会被这些东西破坏掉。 所以,我们要学会给自己营造一个良好的、信德牢固的环境,避免过多地去接受假信、伪信、妄信,特别是对于行为和语言两个系统当中表现出来的假信、伪信、妄信,更应该避免过多地接触,以免对自己造成一些不必要的伤害。 在我们的周围,虚情假意、假言巧舌、弄假造伪、弄虚作假、以假乱真、假冒伪劣等现象都是客观存在的,如何去制止这种现象,营造良好的环境,需要采取合适的办法。但是,千法万法,如果不在信德之真上进行培养,假的根源得不到清除,那么假冒伪劣的产品仍然会防不胜防、堵不胜堵。 当人贪于利且枉于信、枉于义的时候,再严酷的法律也无法制约。 只有从信德之真上进行培养,德刑并用,以德统刑,才是治本的办法。 识透信之伪 与信之真相对的,不仅有假,还有“伪”,现实情况常常都会让人真伪难辨,真伪莫辨。 伪的状态有邪伪、狡伪、妖伪、淫伪、华伪、猾伪、诈伪、奸伪、僭伪、谄伪、虚伪、诡伪、欺伪等。 伪的状态是经过乔装打扮的,我们只有把经过乔装打扮的虚伪也能够辨识出来,使它难以遁形,藏不住身,自己的正信才能够确立,也不会被别人蒙蔽。 社会上有这样一种说法: 凡是国学团队的人最好欺骗,一骗一个准。 很多骗子采取的就是顺着伪信的竹竿子爬的手段,稍微研究一下这些学习者的信念,利用他们的脆弱和不成熟,来达到欺骗的目的。 我们把这些伪象彻底掌握了,那么这些现象也就难以遁形了。 这是中国语言文字的好处之一,望文可以生义,帮助我们进行正确判断。 对于各种伪的事物,我们需要建立起正念来进行识别,预防自己被各类伪装所蒙哄,上了贼船还不自知。 伪的东西都会给自己披一层有欺骗性的外衣诱惑人们上钩,在其外衣下面藏着的一些邪的东西却是非常有害的。 能够识破伪,我们才能保护自己的真不被破坏。伪的表现有伪道、伪善、伪信、伪智、伪论、伪言、伪说、伪辞、伪装、伪冒、伪惑、凶伪以及弃真从伪、矫言伪行、以伪乱真等。 辨识信的虚伪,需要自己炼就一双火眼金睛。 这要从语言与文字、局部与细节各个方面去全局观察和整体掌握。 这些知识、文化毕竟都是后天常道意识领域范畴里面的内容,可以被我们突破和发现,关键就在于心意修持当中的修意是否真正重视了细节,为大于其细。 把细节真正掌握好,就可以不犯错误、少犯错误,不走弯路、少走弯路,对于信德之伪、信念之伪,都可以辨识,无论对方如何包装,我们都能揭穿其外表的伪装而看到实质。 培养信之真 修身明德,求真是最根本的要求。 在信德之真的培养方面,我们需要在身心中恪守住真的概念,将真的要素在眼耳鼻舌身意以及行为上建立起来,用真善美、真心实意、一灵真信、真才实学、真修实炼、贵真离假、去伪存真、返朴归真,来落实信德之真的确立,明真识假,抱诚守真,从而真实不虚地修真养性,真信载德,真纯归一。 这样,我们的信德才能符合正、厚、实的标准,从而达到真的状态,让信德在高度上归于符合善德之正,在深远上具有厚度,在能量充实性上具有密度,形成一个完整的型之于内与行之于外的信德信仪系统而不再分崩离析。 在信德之真的培养方面,我们必须要恪守“真”的概念,将这些真都能在身心当中体现出来,这样信德的厚和实以及正,才能达到“真”的标准。 要把这些要素完整地体现出来,在眼耳鼻舌身意和行为里全面建立起来,用真正的真善美、真心实意,用自己一点灵光当中真信的牢固确立,去掌握真才实学,并且进行真修实炼,最后达到真纯归一。 这样我们的信德才能既正又厚又实,进入真的状态,帮助自己成就贤人、圣人、真人的人生目标和价值观、世界观。 如此就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信德系统,也就是信得正、信得厚、信得实,然后进入信得真。 这四个子系统全部完成并且不再分离了,那么信德就可以承载修性、修命,直到实现成功。我们无论是做人、修身,还是求真、做真人,人生的大厦都能够稳固地建立起来。 摘自《中华传统五德修身文化•信》(165—168页),作者:熊春锦,中央编译出版社,2017年出版。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