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电影票看《风中有朵雨做的云》这电影主要是冲着导演娄华,马思纯和井柏然的演技差点把糟蹋了,秦昊和小宋佳幸好出彩地把场面撑住了,但是最把娄华语言淋漓发挥的则是那个叫包轩鸣的美国摄影师Jake Pollock。娄华一贯坚持的电影摄影语言在这部描写城中村旧改的电影显得更加的贴合,慌张、紧迫、压抑这些词似乎也正是城中村标签,异曲同工的是,黑色情绪下也恰恰是浪漫的制造元素。当然了,真实的城中村并不只有这些,它们承载了更多关于城市发展的故事。 黄木君不算喜欢城中村来这个称谓,或者“”城市里的村庄“才是这些村子的正确呼唤。那些握手楼,也许不远处地摊上买菜的老伯正是其中某一栋楼的房东,经常骑着电单车游刷在一米阳光的村里屋道里,有时会碰见夹道里晾衣服的阿姨,有时听到屋子里的人正在吵架,有时差点跟美团骑手撞车,见到祠堂围坐的老伯们上前将嗓门稍微扯大一些:喂!老表。碎碎点点的,有时感觉其实还挺魔幻的。黄埔这边有很多这样村庄。 下沙是链接城市最近的村,村口都分布着公交站地铁站和繁忙的公路。村并不大,围绕着两口鱼塘窄幅蔓延,其实,原来下沙村并不小,第一轮的改革开放就贡献很大的地来配合改革建设,例如黄埔公园,例如怡园小学。新溪村和裕丰围也是下沙的,还有袁隆平院士进驻了的水稻试验田,离岛大吉沙。如果你是熟悉黄埔,想一想这几个地方的跨度,你就能体会到这个村曾经的村域。 下沙南向入口有两颗两百多年的老榕树,榕树下有一间经营了十几年的榕树吧,装修相当简单,没有什么精致也没有什么情调,却是黄埔区难得有不少精酿啤酒喝的地方,价钱相当实在。虽然没有精酿酒吧的格调,我依然喜欢找老板推荐精酿啤酒来喝,他是下沙本村人,有一晚深夜,我们就坐在店门前的榕树地下喝着不知名的啤酒,他跟我说了不少记忆里他小时候村里的光景,水乡已经不再,但是这样子他们也并没有嫌弃现在的生活。 富仔餐厅是本村人开的,请不要再以为拆迁户就是暴发户,他们也许是不用干都能生活不错的那类人群,但是黄木君所认识的村里人,更多是积极向上的,而本村标榜人物则是“潮汇龙船创艺”的张伟潮,雕刻龙船龙首龙尾而蜚声海内外龙船界。更多是味道说不上很赞那种。老板在天气热的时候直接就光着膀子在来回招呼,凸起的肚腩配合亲近的笑容,没有违和感反而是很有喜感。他家的椒盐鸭下巴很好吃,有时会因为想念他们这道菜而过去喝上几支啤酒。油炸封锁脆爽的皮层下的肉质相当的弹牙,肉汁在口腔里爆炸的鲜甜也许就是让人挂念的源头。 入夜之后,坐在鱼塘边的排档位置上,看着繁忙过后的人们在你桌边穿梭,由村外带着收获喜悦的,苦恼耕耘的,或者是茫然徘徊的,和夏夜夹带吹来的凉风一样,是最接地气那种温暖,食肆和食物就是为链接人与环境气息而存在的。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