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行业开展“精益十佳”创建活动以来,作为国家烟草专卖局首批精益研发试点单位,云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把精益研发作为新时期科技创新的重要推手。云南中烟技术中心经过系统思考和周密策划,大胆尝试、持续改善,搭建了具有自身特色的精益研发管理架构。 在云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技术中心,一个关于“5%与70%”的讨论一直很“潮”。 “在产品的生命周期中,产品研发虽然只占产品总成本的5%,但它却会对产品产生约70%的影响,影响到成本、利润、质量、性能等多个方面。”云南中烟技术中心常务副主任冯斌道出了讨论的核心。 “以5%的成本撬动70%的效益!”这个观点颇有四两拨千斤之意,充满辩证思维,也与技术中心“投入减少、产出增加”的精益研发理念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精益研发是精益理念在研发活动中的实践。结合自身特点,云南中烟技术中心着重在提升资源平台“硬件”、拓展市场“端口”、升级制度“软件”、优化精益人才“内存”上下功夫,取得了“协同有力、洞察敏捷、过程可控、团队高效、支撑夯实”的精益研发成效。 “借”与“有”的平衡 在技术中心采访,谈到精益研发,出现频率很高的词是“借”:借船出海、借壳上市、借鸡下蛋、借梯登高…… 精益研发能“借”来吗? 在技术中心看来,“借”是一种理念上的精益,一种思维方式上的精益;“借”也是资源整合的有效方法,是“以最小的成本获得最大效益”的“技术杠杆”。 谈到精益研发的“借”,实际上讨论的是技术中心在打基础与谋长远、聚焦科研与关注市场、实用科技研发和人才队伍建设等几个问题的思考。技术中心认为,在当前形势下,“借”是一种降低研发成本、提高研发效率的好方法,是云南中烟实现“打造国际一流技术中心、构建全球领先科技体系”的捷径。 研发能力是现代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研发费用在一流企业成本所占比例呈逐年上升之势。近年来,云南中烟技术中心虽然不断加大研发资金投入和高素质人才队伍建设,但距国际一流研发中心仍有一定距离。 “借,即不求为我所有,但求为我所用。”云南中烟科技委秘书长陈章玉说,“卷烟产品研发是一项涉及学科门类较多、研发周期较长的科研活动,必须充分利用各方面资源,构建一个以自我为核心且能兼容并蓄的科研大网。只有这样,才能从宏观层面降低研发成本,提升研发效益。” “借”的思维,在技术中心精益研发平台的搭建上体现得淋漓尽致。 从一张技术中心分支机构图上,可以看出技术中心“借”的力量有多大。在国内,云南中烟先后在辽宁、海南、内蒙古、山西、河南、河北、上海等地,设立了11个分中心及联合研发中心(实验室)。在境外云南中烟原料中心,技术中心联合相关科研机构,在韩国、老挝、德国等地筹建了8个合作平台,开创了行业科技创新“走出去”发展战略的先河。 “借”的效果如何?陈章玉告诉记者,通过与国内外研发分支机构的合作,云南中烟在产品研发、包装设计、新材料使用等方面有了长足进步,一些成果已经应用于云南中烟所属品牌中,取得了良好的市场反响和经济效益。例如,在材料开发领域,云南中烟首次将卷烟调香技术和减害技术结合,开发出一系列天然植物多孔材料,为减害技术在卷烟中的应用提供了新思路、新途径。 “懂得借力”是一种智慧,而“化借为有”则是一种实力。把握“借”和“有”的平衡,要避免“研发空心化”现象,即必须拥有属于自己的核心技术和竞争力。 技术中心“精益研发大厦”概念的提出,是技术中心加强核心技术“为我所有”、技术平台“由我掌控”的关键举措。“精益研发大厦”以精益研发目标为“屋顶”,以目标任务分解传导为“屋檐”,以销、研、产横向内部协同为“钢筋”,以科技创新平台协同外部资源为“外墙”,以全员参与的精益活动和持续优化的支撑体系为“基石”,导入PDCA精益改善思想,运用精益研发工具,构建涵盖品牌发展战略、产品策划、产品研发、技术研究、质量管理、研发过程管理等要素的立体研发体系,推动研发与市场、生产的无缝对接,整体提高精益研发水平。 “大”单位的“小”逻辑 相比国内其他烟草企业的技术部门而言,云南中烟技术中心可以说是个大单位。 这个大单位究竟有多大呢? 云南中烟技术中心共有478人,内设9个管理部门和16个研发部门,拥有行业卷烟调香技术重点实验室等8个省部级及以上科技创新平台。 “大块头”的技术中心如何开展精益研发? 集中科研力量,发挥人员、科技和资源优势,全力攻坚大项目、新产品,占领科技前沿阵地,这是个不错的选择。 实际上,技术中心在集中资源做大事方面做得不错,成果颇丰。2014年以来,云南中烟技术中心共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6项、三等奖14项,发布行业标准5项,发表SCI/EI刊源和中文核心期刊论文287篇,申报发明专利386件,授权发明专利68件。同时,其还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资助1项,中国烟草总公司计划项目10项。 在紧盯大项目、大课题、大研发的同时,技术中心更注重一些似乎“微不足道”的小项目。 “技术中心是以技术研发为主要任务的,我们需要系统性大课题,也需要实用性强的小研发。企业发展离不开每个细小环节的运作,小革新同样能带来大效益。”技术中心副主任张建华说。 烟叶成本是卷烟工业企业最大的一块成本,如何降低烟叶使用量特别是单箱耗烟叶量是许多卷烟工业企业研究的重要课题。云南中烟在精益研发上,直指成本降低这一“大目标”,在配方设计、烟用材料、库存烟叶使用等方面做了许多探索,其“从小处着手”的思维和动作尤其引人注意。 “通过工艺技术的调整,我们把切丝宽度调宽了0.1厘米,使烟叶造碎率明显降低,由此带来了单箱耗烟叶量的降低。”技术中心工艺部部长谭国治说。 据悉,通过加强工艺技术的统一管理,在技术中心与“两红集团”的共同努力下,云南中烟卷烟的单箱耗烟叶量不断降低。“玉溪”品牌单箱耗烟叶量由 2014年的32.47千克/箱下降为2015年的32.24千克/箱;“红塔山”品牌单箱耗烟叶量由2014年的32.18千克/箱下降为2015年的 31.37千克/箱。“0.1厘米”的工艺参数调整很小。不过,“小”的不仅仅是工艺参数,还包括研发团队。 “小微创新”是技术中心以颠覆式创新实现高效研发的精益尝试,也是小处着眼的典型案例。所谓“小微团队”,就是打破以往的部门界限、资源边界、管理边界、技术边界和市场边界,按照“有限时间、专题攻关”的原则组建,确定团队成员,快速实施创新想法,大幅提升研发效率,从而实现任务的快速响应和研发的灵活机动。 “云产卷烟H值(卷烟危害性评价指数)控制”团队是一个小微团队。这个团队自2015年7月组建后,在三个多月的时间内,召集了烟叶原料、卷烟配方、三纸一棒、再造烟叶等方面的技术人员,系统分析了H值的影响因素及其规律,并进行了针对性优化调整。创新结果大规模应用后,2015年年底数据显示,云产卷烟H值为8.4,低于行业平均水平,是下降幅度最大的工业企业。此外,根据研究成果,技术中心建立了卷烟烟气危害性指数长效控制机制,有效保障了云产卷烟产品品质稳定。 据悉,技术中心自2015年以来先后组建了16个小微创新任务团队,在产品开发、技术攻关、标准优化等方面集成攻关云南中烟原料中心,一系列成果得到广泛应用,在推动研发效率提升和费用成本下降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小微创新因任务而生,为效率而存,以创新而为。对于小微团队,我们注重的是小微创新运行模式本身,也就是研发机制的创新,这可以打破部门边界和知识壁垒,既能发挥集中人力资源攻关的优势,又能保持员工的活力和积极性。同时我们更看重小微团队成员在小微任务执行过程中的成长和提升,可以说,小微创新任务最大的成果是小微团队自身水平的提高。”冯斌说。 “研”与“销”的一体化 2015年11月的一天,技术中心副主任张建华的手机响起了“嘀嘀”声。 张建华打开“研销一体”微信群,云南中烟营销部门西北区域的一位营销人员,正在微信群里急切询问某新产品是否将有调整。看到这个问题,张建华立即在群里回复:“目前没有任何改变调整,未来一段时间内也没有调整的打算。” 得到了明确回复,这位营销人员马上将信息通报给了当地的商业企业,瞬间打消了当地商业企业和零售客户的顾虑,一场潜在的营销风波消弭于无形。 一套快速反应机制,即“研销一体化”联动工作机制促成了这样的结果。 在技术中心看来,精益研发不仅仅是一个科技攻关过程,更是一个满足市场需求的商业行为。为此,近年来,技术中心与营销中心启动了“研销一体化”联动工作机制。 所谓“研销一体化”,即通过沟通平台搭建、协作机制建立及互动模式运行来加强技术和营销部门协作联动。这一机制,在2014年开发的“云烟” (印象烟庄)、“云烟”(云龙)、“云烟”(神秘花园)、“红塔山”(传奇)4个新产品上发挥了重要作用,并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2015年,上述四个新品工业销量达7.54万箱,销售收入20.04亿元,税利达到15.86亿元,新品成长势头良好。 “研销一体化”实际上把市场两端的研发和销售“合署办公”,是精益研发“以市场为导向”研发理念的有力支撑。这种机制要求技术部门在研发设计阶段,重视联合消费者和供应商,开展适应市场需求的研发活动,提高新品针对性。 具体而言,“研销一体化”通过建立消费者评价体系,以邀请零售客户、消费者参加前期调研和座谈、样品评吸会、新品品鉴会等形式,在产品设计上积极吸纳市场创意,强化产品区域市场针对性,将需求分析与研发向一线消费者前移。同时,通过将消费者参与的部分环节固化到产品开发维护工作流程中,技术中心实现了消费者导向的研发流程重组。 以2015年为例,2015年5~6月,技术中心和营销中心一起,在南京、杭州、太原、广州、成都、海口等城市,针对“玉溪”“云烟”品牌系列产品开展消费者满意度调研工作,将市场反馈作为产品维护策略的依据,快速响应市场。 技术中心项目专家李永煜明显感受到了这一举措带来的影响。 “以前虽然也是根据市场信息来研发新品,但毕竟和市场隔着一层。去年技术中心与营销中心的几次联合调研,让研发人员发现了不同的视角,也切实感受到了来自市场的压力。”李永煜说。 正在筹划还未进行的科研活动要瞄准市场,已完成的科研项目则要加快成果转化,尽快把科研优势转化为市场优势和精益效益。对此,技术中心一方面推动技术转化,聚焦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的系统性研究与评价,建立研发成果评价方法;另一方面,加强配方、调香、工艺、辅材和包装材料等的系统化设计,降低技术转化的门槛;提高新技术的有效转化率,提高产品科技含量和附加值。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