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谈癌色变”的时代,癌症到底有多可怕?我们先看下面的一组数据: 2018年9月,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发布了2018年最新全球癌症统计数据《全球癌症报告》。报告中提到:2018年全球新增1810万例肿瘤病例,死亡人数达960万,全球肿瘤发病率持续上升。 这意味着,全球范围内每5个男性就会有1个患癌,每6个女性就会有1个患癌。更可怕的是,其中还有1/8的男性和1/11的女性会因此死亡。而五年生存率,即患肿瘤5年后仍存活的人数估计能达到4380万。 关于肿瘤,还有一个可怕的词——肿瘤转移。不少肿瘤患者在手术之后,依然要面临肿瘤转移的风险。 恶性肿瘤是目前医生上的一个难题,也是迄今危害人体生命健康最主要的一类疾病。美国癌症协会研究发现,肿瘤转移是90%癌症病人的死亡原因,也是癌症治愈率无法明显提升的最大绊脚石。 肿瘤是如何转移的? ?直接蔓延。直接蔓延即是指肿瘤细胞直接蔓延扩散到周围临近组织,从而引起肿瘤的增大和转移。 ?血道转移。当恶性肿瘤侵入血管内,癌细胞癌细胞随着血液流动流到一些器官或者组织形成的转移瘤。常见于胃癌、肠癌通过血行转移的方式转移到肝脏部位。 ?淋巴道转移。浸润的肿瘤细胞穿过淋巴管壁,脱落后随淋巴液被带到汇流区淋巴结,并且以此为中心生长出同样肿瘤的现象。 ?种植转移。恶性肿瘤细胞如种子一样,播撒在哪里就在哪里生根发芽到处散播,常常形成数量众多的“满天星”样的弥漫转移病灶,常见于胸腹腔内的恶性肿瘤。 肿瘤最喜欢转移到哪? 通过上述四种转移途径,肿瘤最喜欢转移到这些器官,比如:骨骼、脊柱、脑。 1、骨骼转移 骨骼转移,一般由血液播散而来,体内全身组织和器官的恶性肿瘤细胞都可以通过血液循环系统和淋巴系统转移到骨骼,常为多发,极少单发。以骨损害、疼痛为主要表现。 目前研究认为,90%以上的骨转移恶性肿瘤来自于乳腺肿瘤、前列腺肿瘤、肺肿瘤、甲状腺肿瘤和肾肿瘤这五种类型。乳肿瘤、肺肿瘤和肾肿瘤多转移到胸椎;前列腺肿瘤、子宫颈肿瘤、直肠肿瘤多转移到腰椎;鼻咽肿瘤、甲状腺肿瘤多趋向于颈椎转移。 2、脊柱转移 脊柱转移肿瘤最高发于40-65岁人群,相应也是恶性肿瘤最高发年龄段。转移病灶通过多种机制侵入脊柱,包括血源性、直接蔓延和经脑脊液播散。 在临床治愈工作中也发现,许多前来就诊并急需手术切除的脊柱肿瘤患者,其癌细胞都是从别的部位“转移”而来,包括恶性肿瘤中发病率处于前几位的乳腺癌、肺癌、前列腺癌、肾癌、甲状腺癌、胃肠道肿瘤及妇科肿瘤。 3、颅内转移 颅内转移,又称脑转移。颅内转移瘤的发病年龄高峰为40~60岁,男性多于女性。身体其他部位的肿瘤细胞通过某种途径转移到颅内,并在颅内形成新的病灶。 国内外均认为,颅内转移最常见发生在肺癌、胃肠道癌以及乳腺癌;儿童则以肉瘤和生殖细胞瘤多见。颅内转移的部位与该区域血流量及组织体积有关,大脑半球最多,且额叶最多见。 如何降低肿瘤转移风险? 对于肿瘤患者来说,肿瘤转移无疑是二次打击。同时,肿瘤发生转移之后,也意味着加大了治疗难度。因此,降低肿瘤转移的风险,对于肿瘤患者来说尤为重要。如何降低肿瘤转移风险呢? 第一,术后定期复查。为了防止肿瘤细胞出现扩散或者转移情况,术后一定要去医院进行定期复查。特别是术后复发和转移高峰期的5年期间,部分肿瘤在早期如果就被确诊出来,积极配合治疗,一般可以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甚至可以达到治愈的目的。 第二,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对于恶性肿瘤患者,健康生活,规律作息也是非常重要的“治本”措施。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劳逸结合戒烟激活癌细胞,适度运动,三餐规律饮食戒烟激活癌细胞,切忌暴饮暴食,清淡低脂饮食,优质蛋白饮食,戒烟戒酒,不熬夜,不过度操劳等等。只有做到健康的生活作息,才能够提高自身的免疫力,将癌症复发率降到最低。 第三,保持良好心态。好的心态和心情是对抗恶性肿瘤的“制胜法宝”。多个研究显示,癌症术后保持相对乐观的心态,有助于抗肿瘤,提高自身的免疫力,降低复发率,提高生存率。与其整天消沉、自怨自艾,不如积极的面对,以积极的心态去对待肿瘤,变被动为主动,主动配合治疗和复查。 肿瘤是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一大难题,肿瘤转移更是我们要克服的难关。关于肿瘤转移的主要途径和预防肿瘤转移的方法,你了解了吗? 参考资料: [1]《新方法可重新激活“压制”肿瘤的基因》.新华网 .201-909-28 [2]《肿瘤数据为癌症精准防控“导航”》.解放日报 .2019-07-29 [3]《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卫生健康委网站.2019-07-15 未经作者允许授权,禁止转载 39健康网()原创内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必究。内容合作请联系:-8819或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