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梦CMS - 轻松建站从此开始!

香烟网-健康养生信息网

当前位置: 香烟网 > 香烟信息 >
KMAA987

行业特色优质烟叶开发工作综述

时间:2022-10-28 07:16来源:香烟网 作者:佚名 点击:
烟叶是行业发展的基础。2004年启动的部分替代进口烟叶工作是特色优质烟叶开发的技术先行,标志着中国烟叶生产进入了主攻质量、彰显特色的新阶段。品种的开发要与当地生态环境相结合,要与品牌导向相结合。这时,特色烟叶开发已成为一个以工业需求为导向,工商研合力满足品牌原料需求的保障平台。

烟叶是行业发展的基础。

原料保障能力的提高,支撑着重点品牌品质的提升,推动着行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2003年中国进口优质烟叶,中式卷烟成为烟草科技主攻方向,明确了以中国烟叶为主体、高档进口烟叶为补充的原料供应体系。

2004年启动的部分替代进口烟叶工作是特色优质烟叶开发的技术先行,标志着中国烟叶生产进入了主攻质量、彰显特色的新阶段。

2008年,特色优质烟叶开发正式启动,确定了“提高质量水平、突出风格特色”的主攻方向,烟叶品质持续改善,风格特色进一步彰显。

通过10多年的特色优质烟叶开发工作,行业上下转变了烟叶质量观念,树立了先进生产理念,有效缓解了结构性矛盾中国进口优质烟叶,有力支撑了知名卷烟品牌的快速发展,成效显著,意义深远。

烟叶品质特色化——把特色放在第一位

从部分替代进口烟叶开发到特色优质烟叶开发,从“良区、良种、良法”配套到“生态决定特色、品种彰显特色、技术保障特色”,行业对特色优质烟叶开发的理念在实践中不断深化。

生态决定特色。

生态环境对烟叶品质的贡献度超过50%,要种出特色烟叶,生态环境至关重要。

2011年,云南省保山市腾冲县界头镇成为云南首批建设的4个“黄金走廊特色优质烟叶生态示范区”之一,这主要得益于其优越的自然环境,为绿色生态优质烟叶的生长提供了得天独厚的生态条件。

皖南焦甜香特色烟叶开发也是从生态入手,摸清了焦甜香烟叶生产的核心生态区,进而储备了72.6万亩最适宜土壤资源,开展了64项焦甜香特色烟叶项目研究,使得皖南焦甜香烟叶逐步从“一块地”拓展到“一片天”,种植面积从2005年0.4万亩发展到2014年的11.8万亩。

品种彰显特色。

品种与生态的关系,是内因与外因的关系,“红花大金元”、“翠碧一号”就是很好的特色品种。品种的开发要与当地生态环境相结合,要与品牌导向相结合。

国家局副局长杨培森在去年的全国烟叶收购暨现代烟草农业建设现场会上强调:“开发特色品种,不要把产量放在第一位,而要把特色放在第一位,优质适产。”

近年来,行业品种选育和引进力度很大,除了传统选育办法,还应用了太空育种、基因技术等手段,加快了特色品种的选育。像“红花大金元”,最难解决的问题是感染黑胫病,通过基因技术,就可以敲除感染黑胫病的基因。

技术保障特色。

要把特色作为第一评判标准,在运用过程中通过不断完善技术方案、技术标准,做到定品牌、定目标、定区域、定品种、定技术、定规模。

原料每年都在变化,区域、气候、品种也在变化,上烟集团的“中华”品牌从过去年产十几万箱,到现在突破一百万箱,品质、质量始终保持稳定,配方技术和工艺发挥着关键作用,在配方中对每片烟叶认真评吸、重新组合,组合出来的香气和品质始终保持不变。

原料供应基地化——以品牌需求为导向

供应基地化开辟了一条以品牌需求为导向的烟叶生产路径。

2008年3月,国家局启动烟叶资源配置方式改革,提出厂办基地的思路;在同年4月召开的全国烟叶生产技术研讨会,把特色烟叶开发与建设品牌导向型基地结合到一起,提出建设8个以上重点骨干品牌原料基地的工作目标。

2010年,国家局正式明确“三化”要求,将原料供应基地化与烟叶品质特色化、生产方式现代化同步推进,找到了一条坚持品牌导向、坚持工商共建、坚持单元统筹的烟叶生产路径。

这时,特色烟叶开发已成为一个以工业需求为导向,工商研合力满足品牌原料需求的保障平台。它以品牌导向型烟叶基地为载体,把工商研三方紧密联系在一起,从关注品牌发展、研究原料需求到全程参与烟叶生产,形成了齐抓共管、发展共赢的新模式。

这种模式转变了原来的工作方式——商业企业更多地从需求者、应用者角度研究生产问题;工业企业则深度介入到烟叶生产全过程,主动参与基地烟叶生产。

这种模式形成了工作合力——品牌发展和优质特色成为双方共同目标,调动了双方积极性。工商联合组建技术合作中心;湖南中烟、湖北中烟等向基地派驻技术骨干、培养“三师”队伍,为烟叶生产注入新活力。

这种模式深化了工作内容——共同推进现代烟草农业建设,共同开发特色优质烟叶,联合开展科技攻关。上烟集团建立千亩试验场、安徽中烟建立联合实验室,工作内容不断深化。

近年来,各烟叶产区特色烟叶种植规模不断扩大,品牌导向型基地单元数量从2008年的10个发展到2014年的165个,规模从70万亩发展到280万亩,产量从200万担增加到825万担,持续满足品牌发展需要。

当然,在烟叶“控总量、守红线”的形势下,基地单元建设关键不在数量而在质量。

因此,国家局决定放缓特色烟叶规模开发速度,把今年确定为基地单元建设巩固完善年,暂不安排新增基地单元,主要任务是对已建单元开展再评价和再提升,促进特色烟叶开发工作重心由数量、质量并重向全面抓烟叶特色转变。

生产方式现代化——以科技进步为支撑

烟叶生产只有建立在科技进步基础上,才能真正实现特色优质,才能真正实现持续发展。

近些年,各产区在控总量的前提下,工作重心全面转向烟叶品质提升,紧紧围绕“生态、特色、优质、安全”,找准关键节点,从土壤、品种、施肥、育苗、移栽、烘烤上下功夫,深化适用技术推广应用,烟叶“一生管理”、科学延长生长期、烟叶GAP管理等先进理念得到较好落实,技术创新、技术集成、技术落实齐头并进,烟叶品质和特色化水平全面提升。

土壤是烟叶赖以生存的基础。去年,各地突出土壤保育,推广绿肥种植170万亩,施用有机肥1079万亩,冬翻深耕1436万亩,投放烟蚜茧蜂801万亩,提升了烟叶可持续发展能力。

成熟度是烟叶品质的核心。2014年,各烟叶产区推广小苗膜下深栽技术1044万亩,有效延长了10天左右的大田生长时间。湖南、河南等产区示范推广上部4~6片叶充分成熟一次采收,烟叶质量水平明显提高,得到工业企业充分认可。

绿色安全、低危害是特色优质烟叶应有之义,坚持安全生产是品质特色化的重要保障。各产区以GAP管理为手段强化烟叶安全生产,初步建立了烟草有害生物综合防治体系。去年是烟蚜茧蜂防治烟蚜技术在全国推广的第一年,云南基本普及,其他15个主烟区共计推广163.09万亩,覆盖全国植烟面积14.13%,防蚜虫用药量平均减少28.60%,防治效果得到了烟农的认可。

实践证明,行业从一开始就牢牢抓住科技进步,在推进特色优质烟叶开发过程中,始终把科技进步摆出更加突出的位置,注重把特色优质烟叶重大专项与生产技术相结合,不断提升烟叶品质、彰显特色,极大提升了特色优质烟叶的保障能力。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