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微绕,雨后更葱茏。半亩荷塘桥引水,一墙苔色印书声。遗韵洗衣亭。 ----忆江南·腾冲和顺 这是我雨中游腾冲著名侨乡和顺时口占的小令。云南陆军讲武堂创始人之一的李根源先生曾有小诗吟咏和顺:“十人八九缅经商,握算持筹最擅长。富庶更能知礼义,南州冠冕古名乡。”十分切合侨乡历史渊源。 和顺乡距腾冲县南不过四公里,从当地出去的华侨分布于缅甸、印度、泰国、印度尼西亚、新加坡、日本、美国、加拿大等十余国,于缅甸经商者尤多。南诏大理时期,汉民始迁入此地,不少人经商开矿,亦有不少人在缅甸政府供职,如清代尹蓉被尊为缅王师,许名宽曾为缅王宰辅。通商在乾嘉时期蔚为顶峰,航海开通后,陆上商贸才锐减。在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缅甸密支那、腊戍至曼德里的铁路修通后,云南商品开始畅销缅甸。我查史料,发现出口缅域最多的竟是卷烟,其次才是酒、丝、茶等。 按出土文物和史料印证,烟草传入中国应在公元16世纪至17世纪,分别由菲律宾传至粤、闽和从朝鲜传入东北。中国最初是禁,后弛禁纳税。1858年,清朝被迫允许外国烟草免税入关;1889年,美国人在上海试销香烟;1890年,美商开始在中国推销机制卷烟;1899年,中国人在湖北宜昌创办自己的烟厂;1902年,美商分别在沪、港建立烟厂;1905年,在中国烟草历史上享誉盛名的南洋兄弟烟草公司成立。而云南得到烟种和栽培技术资料是在1914年2月,次年在玉溪等地引种成功。但因连年战争,种植停顿。1941年以后,云南才开始大规模引种烟叶,包括著名的“大金元”等。 我所感兴趣的是,铁路修通后至20世纪初卷烟出口缅甸时期,卷烟是何品种?是美国等国烟草公司的产品,还是湖北宜昌烟厂的产品?当年中国本地产的晾晒烟叶品质差、香味淡,不宜用于生产卷烟。引进的美国烟种先后在台湾及山东威海、潍坊,河南襄城、邓县及安徽凤阳种植成功,已基本满足中国市场需要,云南的引种和普及暂时停顿。这一时期出口缅甸的卷烟,是从其他省份辗转运到云南腾冲来的吗?这也需要专家来考证解释了。 抗战期间,交通基本阻断,商贸活动萧条。和顺华侨不仅擅经商,还富有爱国爱乡的传统,从辛亥革命到抗日战争,他们作出了巨大贡献。 和顺最出名的人物是哲学家艾思奇,他的《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至今仍为大学教材。我特别拜瞻了他的旧居,庭院错落有致,正厅拱门上缠绕的青藤被雨水清洗后愈现古朴秀雅。由于游人不多,在这里我感受到的是宁静云南当地的特色卷烟,仿佛寻嗅到丝丝缕缕的哲学气息。 著名的和顺乡图书馆是必去的。艾思奇先生去延安后曾写信叮嘱家乡的图书馆:一要大众化,不要只为少数人服务;二要普遍化,多置大家读得懂的书;三要多购备社会科学出版物,以启发人们的觉悟。这些观点在今天看来也不过时。和顺乡图书馆也有很多珍贵的藏书和报刊,比如《武英殿聚珍版丛书》等古籍,及地方志、乡贤手稿等等。村民们和海外侨居者非常重视图书馆,纷纷捐书或者捐钱修缮图书馆。村民们有这样一句口头禅:“孩子不读书,不如去喂猪”云南当地的特色卷烟,这样的教化风气,使得和顺乡留学生、大学生的比例占到总人口的1/20。 和顺乡还有一种特色建筑就是绕树而过的汩汩清溪上的一座座洗衣亭。洗衣亭不过两间平房,皆顶角微翘,水上有井字条形石,旁设木凳。在亭间可见清水石下流,触手可及。这是供村民浣衣濯菜、避热躲雨、冲洗纳凉的地方。 和顺气候温宜,空气清新,古树成荫,湖光阁影交映于青翠碧绿之中,真让人流连忘返。 腾冲好,云雾绕峦间。万亩烟田凝翠绿,几条石径上空山。社里问丰年。 ----忆江南·固东烟田 在腾冲,我平生第一次看见一望无际的烟田。被雨洗涤后的烟田碧波荡漾,与雾霭缭绕的远山相接,构成了一幅烟雨淋漓、绿色盎然的山水画。这就是固东烟田。 在烟草传入中国之初,人们把烟苗当做了珍贵的观赏植物。在明朝,中央政权禁止吸烟,思宗皇帝朱由检还亲自下诏令全国禁止吸烟,后又颁布更为严格的禁令:凡私售“淡婆姑”(即烟草),无论多寡一律斩首示众。 不过,在明思宗皇帝禁令颁布的第六年,明朝覆灭之前一年即公元1643年,中央政权只是规定贩卖烟草须比平常货物加等纳税,不遵者依律治罪。虽然人们在交税后就可以合法销售和吸烟,但是当时有多大面积的烟田以及多大产量的烟叶,史书上大概没有记载。 直到1914年,得到美国烟种,云南都督唐继尧才下令在玉溪等地试种72亩,最终却不了了之。1941年,云南省烟叶种植面积才近2000亩,产量为77吨。1943年投产的云南纸烟厂当年卷烟产量不过587箱,1949年云南全省卷烟产量才达到3.9万箱。那么固东烟田呢?现在这个腾冲下属的一个镇就有烟田上万亩。 穿过烟田,发现田间隔一段距离就有一座房子,停车进去一看,才知道是烟农休息室,原来这是烟草公司专为烟农们修建的。烟草公司近年来大力建设水利配套设施、烟农合作社、工作站等等,我最感兴趣的是烟农合作社。在与烟农交谈中,我了解到合作社的原则是:风险共担,利益共享,按股分红;由烟农们选出管理者,政府和烟草公司予以支持和业务指导。因为合作社里的收入比打工挣得多,所以很多外出打工的农民纷纷回来参加合作社。座谈时,我注意到烟农脸上安定满足的表情,只有致富才能够使他们回到田地上来。固东一望无际的烟田为烟农打开了致富之路。 天疑近,只手可摘云。白作红时红亦真,溪为玉带玉为魂。像下仰乾坤。 ----忆江南·玉溪红塔 玉溪的蓝天白云,宛似一幅油画。沐着骄阳,我来到玉溪登上红塔山。红塔建于元代,清道光年间重修。其实,塔原为白色,文革使其易红色至今,成为玉溪的地标性建筑。 红塔的一侧建有烟草博物馆,我驻足观看。烟草的传入史、云南烟草的发展史、烟具等都让人产生兴趣。 博物馆里还陈列了一些古代文人描写烟草的诗词,我惊讶于那些优美的词汇不仅仅能用来描绘山川风景,竟然也可以摹画烟草,且读来令人心旷神怡,同样是美的享受。 烟草博物馆内容丰富,只能是走马观花。一些物品却唤起了我温馨的记忆:少年时代喜欢收藏烟标,青年时代喜欢收藏打火机,后因为打火机的种类越来越丰富,最终只能作罢。 我个人觉得烟草博物馆还应该更好地展现当年民族资产阶级对中国烟草业发展作出的贡献以及他们与外国列强抗争的历史。此外,当年清政府在鸦片战争中战败,被迫同英美列强签订协定,致使外国烟草进入中国并免征关税,这样的历史应该让后人知晓。 作者系中国侨联《海内与海外》杂志社编辑部副主任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