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昆明8月12日电(记者姚兵 严勇 孙敏)“真棒,终于见着亚洲象了!” “这有啥稀奇?它们以前还来到我们村做客呢。” 临近中午,香烟箐村人头攒动,王燕家的农家乐小院迎来一批刚从野象谷景区参观回来的游客。闲聊之中,村民们说起这些年村子与亚洲象“斗智斗勇”的那些故事。 香烟箐村位于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景洪市大渡岗乡,现有23户94人,于2014年搬迁至现在的位置,距离著名的野象谷景区不到5公里。大渡岗乡副乡长岩温叫介绍,因为“亚洲象”这张独特的地方名片,香烟箐等多个村寨积极发挥乡村旅游优势,带动村民增收效益明显。可在此之前,因栖息地退化,部分亚洲象走出森林,多次进村入户“搞破坏”,给村民的生产生活带来不少困扰。 ↑这是7月17日拍摄的几头在田里活动的野生亚洲象(无人机照片)。新华社发(西双版纳勐海亚洲象监测预警中心供图) “大象确实可爱,也能给我们带来游客。可对于其中的‘捣蛋分子’,村民很多时候拿它们没有办法。”王燕回忆,在她很小的时候,家里四姊妹经常要和大人们去地里轮流守庄稼,一年至少要守两个多月。有野象来了,村民只能想办法撵走它们,绝不会肆意伤害。“大象很聪明,庄稼快成熟时就来了,我们有时得吃它们吃剩的。” 刘明辉是村里的会计,对于大象“肇事”也深有感触。“搬来的第二年,就有野象溜进一位村民家的厨房,吃了盐巴和半袋米,还砸坏了很多东西。”他说,到了割胶季私自造烟的村子,村民一般都是凌晨起来干活,稍不注意就会撞上出来活动的野象。 此后,每年都会有亚洲象“造访”香烟箐村,因为预警及时,没有造成人员伤亡。“一到晚上,老人小孩就不敢外出。有象群活动的区域,我们会第一时间通知老百姓务必不要上山劳作,尽量避免人象冲突。”岩温叫说。 2017年,为防止亚洲象进村“肇事”,当地自然保护区在香烟箐村开展亚洲象防护栏试点工程建设,修建了一道防护栏。从那以后,亚洲象再也没有进过村,只能和村民隔“栏”相望。 “远远地能看到有象群经过,但它们没法进来,我们可以睡个踏实觉了。”王燕开玩笑说,这群爱走动的“亲戚”应该可以消停了。 近年来,随着政府不断加大生态保护力度私自造烟的村子,云南的野生亚洲象数量已经由20世纪末的不足200头增长到目前的300头左右。这两年,香烟箐村因为亚洲象这一特色名片吸引了无数游客。岩温叫说,这也为村民提供了就近就业的机会,仅香烟箐村去野象谷景区上班的村民就有13人,有些还在家门口开了农家乐。 老百姓自己的生活改善了,也没有亏待他们的“老朋友”。为开展亚洲象栖息地修复工作,西双版纳州先后种植了粽叶芦、芭蕉等亚洲象喜食植物约8300亩,这便是“大象食堂”。该州林业和草原局野生动植物保护站站长李中员表示,香烟箐村只是当地探索缓解“人象冲突”的一个缩影。未来,他们还会联合有关部门,继续做好种群保护研究等工作,并利用科技手段持续加强监测预警。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