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3日,是我们“桂林—下龙湾”中越自驾之旅的第二日,早上我们从桂林出发,经柳州、过南宁,跨钦州,一路南下,中途两小时左右在服务区休息一下,连午餐都是在服务区吃的,终于在天黑下赶到了赶到了我们的下榻地——东兴中越边境口岸。 东兴口岸位于广西区东兴市北仑河与越南哥龙河的交汇处,相距越南芒街口岸仅100米,是我国唯一与越南海陆相连的国家一类口岸。据说每年从这里进出口的货物近百万吨,而出入境的人数更是高达300万人次以上,在广西同类口岸中位居第一,在全国陆路口岸中排名第三。 由于我国与越南的经济状况存在较大的差距,所以东兴口岸的越南人实际上比国人还多,他们办理了边民证,每天都可以通过口岸来做生意、打工,从而赚取比国内更多的钱。 他们每天于口岸开放的时候过关,晚上又必须要回到越来去,我们六点多钟到达东兴口岸的时候,正好赶上了大量的越南人从中国的东兴口岸返回越南,他们很多人在回家的时候会从中国购买一些他们需要的生活用品,甚至也会像很多中国人在日韩欧美做代购一下,帮他们国内的朋友购买一些物资回去。 在关口,我们可以看到很多内地看不到的一些职业,比如上面的这位妇人摆了一个小摊,专门替人们扯白发,按白发多少收费(不过一般都是一些刚长出白发的人光顾,白发太多的收费贵,一般人不会去拔,同时于他们而言工作量大,他们也不会接)。 这时候越南烟,我们看到很多越来人扛着大包、小包的从关口走过,颇有几份九十年代深圳皇岗口岸的情形。 还有一些越南人则会在口岸上摆起小摊,向过往的行人及游客售卖越南的特色小吃。 在这里,过来做生意的越来人也会一些简单的中文,人民币是通用货币,而且他们也有微信和支付宝,购物他们的物品可以扫码支付,非常的方便。 在东兴口岸的边上,我们还看到一块用玻璃围栏保护起来的石碑,这便是著名的5号界碑,据边上的文字介绍,此碑是光绪十三年二月(即1890年4月14日)钦州知州李受彤所立。已经有100多年的历史。根据史料上记载,1885年6月9日,清政府与法国于天津签订了《中法越南条约》,条约中承认法国占领越南。之后,中法双方派员勘定边界事宜。防城与越南边界全长200多公里。全段以石碑为标志,立碑1至33号,以山岭为界则双方共立一界碑,一面书“大清国钦州界”(当时防城属钦州府辖),一面书“大越”(即越南)。陆界一步进退则出入异国领地。 虽然天色已晚(这组照片是1600的高感拍出来的),但口岸边上的市场还是非常热闹,大量的越南边民在这里摆摊成市,商品有拖鞋、香烟、咖啡、工艺品、药品、干果等,不过看起来生意并不好,问的人多,而买的人却很少。 在这里,我们还发现一件有趣的事,就是这里的越南人都以戴绿帽为荣,渝帆不解的向同行朋友询问,他却这样告诉我,他说这种像头盔的绿色帽子象征着帽子的主人是爱党爱国的英雄,而且据说帽子颜色越深,说明帽子的主人地位越高或财富更多越南烟,哈哈,这或许就是现实生活中的文化差异吧?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