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烟既不是爱好也不是习惯,而是上瘾。治疗上瘾,唯一正确的途径就是把瘾消除。 爱好是指水平线以上的事情,做了就会很开心,不做也就回复到水平线而已,不会有任何影响。 比如:我最爱吃我妈妈做的锅包肉,每次吃到都很开心,但半年不吃也不会有任何影响。除此之外,旅游、钓鱼、逛街、摄影、唱歌、跳舞、游乐、棋牌、美食、美景、健身、游泳、按摩、泡澡、球类、宠物、亲友欢聚、逛公园、看电影,等等等等,这些让我们生活中充满欢乐、一段时间不做也没关系的事情都是爱好。 也许您会认为,您是因为吸烟产生了愉悦感,所以戒不掉。那为什么我列举了这么多种能让我们产生愉悦感的事情,即使半年不做都不会有问题,唯独吸烟,离开一天甚至一个小时都会难受?因为吸烟不是爱好,而是上瘾,它是在水平线以下的事情。真正会产生愉悦感的事情,是不会让我们上瘾的。 如果我们将吸烟当做爱好,必然会认为戒烟让自己失去了某种快乐的源头,于是产生牺牲感戒烟的花费,从而加大戒烟难度。 我们经常听人说:“吸烟无非就是一种习惯,没有其他原因。”这句话就是在表达:“我选择吸烟,仅仅是因为我曾经不停地伤害自己,所以我今后也必须不停地伤害自己。”显然,没有人会这么傻。这不过是一种自欺欺人罢了,是实在找不到吸烟的理由时给自己找的最后一个理由。如果吸烟真的仅仅是一种习惯的话,那就不该有“烟瘾犯了”的现象,也不会有“尼古丁含量低的烟抽起来不过瘾”的现象。吸烟的真面目是:先让自己染上烟瘾,再缓解烟瘾。仅此而已。 请您思考一个问题:注射海洛因是习惯吗? 多数人都不会认为注射海洛因是习惯,因为大家都知道吸毒是上瘾、不是习惯。吸烟也一样。我们吸烟是因为我们试图从烟草烟雾中得到什么,而不是因为习惯。试图得到什么呢?答案是尼古丁这种毒品。目的是什么呢?答案是缓解尼古丁毒瘾。 我们的生活习惯总是在不断变化,几乎每天都在养成新的习惯、舍弃旧的习惯,偶尔会不适应,但绝不困难。比如我们以前骑车,现在开车或者坐车;比如我们以前吃豆浆油条,现在吃牛奶面包;比如我们以前看纸质书,现在看电子书;比如我们在国内右侧通行,出了国左侧通行。这些事情可能第一次做会有点不适应,但很快就能适应过来。真正的习惯都是很容易改变的。 如果吸烟真的是习惯,为何如此难以改变?因为吸烟不是习惯,而是上瘾,是尼古丁毒瘾导致我们频繁吸烟。 吸烟与习惯的关系是这样的:吸烟的本质不是习惯,而是上瘾;但吸什么牌子的烟、用哪只手拿烟、在什么地点吸烟,这些属于习惯。而且这些吸烟方式的习惯也非常容易改变,换个牌子的烟、换只手拿烟、换个地方吸烟,都是极其简单的事情。 如果我们将吸烟当做习惯,就会认为只要不经常吸烟就不会形成习惯,于是戒烟后可能会“偶尔吸支烟”,结果就是再次染上尼古丁毒瘾。 少数学习过简单戒烟法的吸烟者,戒烟后会莫名其妙复吸,如果问他为什么选择复吸,回答往往是“我也不知道”。这些复吸者中,绝大部分人仍然认为吸烟是一种习惯,于是在潜意识里认定“偶尔吸支烟”不会形成习惯,但他们不知道的是:一支烟就会让人上瘾。 “上瘾”,也叫“成瘾”,是指身处“非要经常做某件事不可,否则就会难受”的状态之中。(这里说的“某件事”不包括呼吸、吃饭、喝水这些为了生存必须做的事情。)比如:吸烟成瘾、吸毒成瘾、赌博成瘾。 有两种简单的区分上瘾和爱好的方法: (1)这件事我是否想停却停不下来?如果是,那就是上瘾;爱好是很容易停下来的事情。上瘾的第一大特征就是——欲罢不能。 (2)这件事我做过之后是否经常后悔?如果是,那就是上瘾;爱好是让人快乐的事情,我们很少会后悔。上瘾的第二大特征就是——内心纠结。 对某件事上瘾,不是指我们做了这件事就会享受,而是指如果不做这件事就会难受。 “烟瘾”是“吸烟成瘾”的简称,意思是:非要经常吸烟不可,否则就会难受。 “烟瘾犯了”是指:因为一段时间没吸烟而感到难受了。 烟瘾是一种状态,是指我们处于不吸烟就会难受的状态。非吸烟者不会有这种状态,他们一辈子不吸烟都不会难受;成功戒烟的人也不会有这种状态,他们只会因为成功戒烟而感到开心、快乐;只有吸烟者才会有这种不吸烟就难受的状态。 所有吸烟者都有烟瘾,只是在程度上有轻重之分。在刚开始吸烟的前几年内,因为烟瘾较轻,我们也许意识不到自己有烟瘾,但这不代表我们就没有烟瘾。直到有一天,我们发现自己的烟瘾已经重到一定程度(比如欲罢不能)的时候,才会发现自己染上了烟瘾。 如果一个人自称有烟瘾,往往会这么说:“我抽烟上瘾,一个小时不抽都难受。”这句话里的“难受”绝不是比喻戒烟的花费,而是真的难受。 这种难受感的源头正是尼古丁饥饿。 每当我们察觉到了尼古丁饥饿感,我们就会感到不太舒服,这就是烟瘾的最底层建筑。 尼古丁饥饿除了制造空虚、不安的感受外,还会让我们不容易集中精力、不容易应对压力、不容易放松下来、也不容易享受到生活中各种美好的感受。为了能够在未来的几十分钟内尽可能像非烟民一样生活,我们会认为“我需要点一支烟”。 一旦因为某种原因我们现在不能抽烟(比如没有烟了),这种想抽烟却不能抽造成的自我折磨会让我们更加难受。这个时候我们会认为自己必须出门买一包烟,否则就要一直难受下去。此时,我们一般还会对自己进行心理暗示,比如:“如果我现在不能抽烟,就无法应对眼前的工作。”这样的心理暗示会导致我们吸烟的欲望进一步增大,想抽却不能抽制造的折磨感进一步增强。而如果我们正在尝试戒烟的话,我们对吸烟的渴望还可能会滋生出“我究竟要不要戒烟”的纠结感。 烟民往往做不到把身体上的尼古丁饥饿感与心理上的纠结感和折磨感区分开,只会把所有这些不良感受统称为“烟瘾犯了”。我的亲身经历以及我认识的众多使用简单戒烟法成功戒烟者的亲身经历告诉我:一般人所说的“烟瘾犯了”时的难受感,1%左右是尼古丁饥饿感,99%左右是心理因素导致的负面感受(因人而异,并非定值)。等排毒期过后,尼古丁代谢干净了,“烟瘾犯了”时的感受100%都源自于心理因素。 吸烟的欲望越大,这种“想抽却不能抽”制造的自我折磨感就越强烈;难受感越强烈,代表着烟瘾也就越大。烟瘾,可以说是吸烟欲望的表现形式。 排毒期过后,想要不再犯烟瘾,必须要做的就是:消除掉所有吸烟的欲望,让自己成为一个不想抽烟的人。只要我们完全不想抽烟了,自然就不会有“想抽却不能抽”的自我折磨以及“我究竟要不要戒烟”的纠结。使用简单戒烟法,可以消除您所有的吸烟欲望,让您成为一名快乐的非吸烟者。 吸烟的欲望完全是心理层面的,它仅仅来自于两个方面:尼古丁欺骗和人类欺骗。只要我们了解到真相,懂得尼古丁致瘾的原理,不再被各种谎言欺骗,就可以做到不再主动想要吸烟,也不再恐惧戒烟。 我们之所以每天都在吸烟,最大的原因其实是恐惧。我们每一次吸烟都不是为了追求享受,而是我们恐惧不吸烟就会难受。我们原本都是热爱生活、体贴善良的好人,并不想毒害自己和他人,只是掉进了吸烟的骗局之中,倍受折磨,却无法自拔。 我们恐惧戒烟,却因为好面子不肯明说,于是会为吸烟寻找各种借口,用以自欺欺人。可越是如此,自我欺骗的作用就越强烈,我们就越认定吸烟真的有各种功效,吸烟的欲望变得更强,烟瘾也会更重。我们的烟瘾越重,就越恐惧戒烟。于是形成一个恶性循环。 吸烟者往往只要一听到“戒烟”二字就会感到恐惧,不敢去面对,而非吸烟者就完全不会害怕这两个字。 我们最大的恐惧是:一旦不再抽烟就没法享受正常生活。 我希望您能想明白:让您无法享受正常生活的不是戒烟,而是吸烟。是吸烟导致我们长期身处尼古丁饥饿感之中,从而一直过着水平线之下的生活。 只有戒烟,您才能真正享受正常的生活。 使用简单戒烟法,在消灭对戒烟的恐惧时,越主动越好,因为这是一个通过思考打开心结的过程,如果不去思考,心结是打不开的。想要轻松戒烟,就必须改变自己的思维;想要改变自己的思维,就必须把书中的信息想透彻,把吸烟这件事理清楚。 我常说一句话: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就必须要去做能成为这样人的事。天上掉馅饼的概率比天上掉花盆的概率要小得多的多。 之所以同样看《这书能让你戒烟》,有人戒了,有人戒不掉,很大一个原因是:前者思考时更加主动,后者思考时更被动或者不去思考。想要消灭对戒烟的恐惧,首先就要主动去寻找“吸烟究竟对自己都有什么正面作用”,然后,主动使用理性去分析——这些“正面作用”是真实存在还是我们被骗了而已。 很多人都说自己不想戒烟。问题来了,趋利避害是人类的本能,为什么这种恶心难闻、伤害身体、污染环境、让人厌恶的东西,他们会不想戒?答案是:他们不是不想戒烟,而是不敢戒烟。 每个吸烟者都知道:戒烟有利健康。 其实每个吸烟者都想过要戒烟,绝大多数吸烟者也都暗自尝试过戒烟。即使那些从没有尝试过戒烟的人,也会在心里暗暗决定:等到什么什么时候,我自然就会戒烟。 既然我们都想戒烟,那我们就必须懂得什么叫“戒烟”。 更多关于戒烟的科学知识,进入【戒烟社区】公众号了解。 (责任编辑:admin) |